中墾錦繡華農仙桃生物基地“天選之種”走出實驗室
工人在試驗田里搶插水稻秧苗。攝影 記者 劉賢雙
6月6日,中墾錦繡華農武漢科技有限公司仙桃生物育種科研基地(以下簡稱“中墾錦繡華農公司”)。天剛破曉,基地農科所所長梅軍就走上田埂,查看秧苗長勢。一整天,他都扎在基地的水稻試驗田里。
該試驗田位于彭場鎮千豐村。耙田平整、扯秧運苗、劃線定距……正值插秧時節,10多名工人頭戴草帽,一手理秧,一手插秧,動作麻利、嫻熟。在她們身后,一排排秧苗整齊成行、間隔有序,煥發勃勃生機。當天,工人們要栽插約200個品種的水稻,每個品種占地2分至5分田。其中,5個品種是太空水稻,每個品種種植200株。
記者現場看到,每行秧苗當頭的田埂上,都插著一個標有字母和數字的白色標識牌。
“科研基地插秧不同于普通農家,每穴秧苗的苗數、株距、行距都有講究?!泵奋娬f,秧苗的苗數和密度必須按照試驗方案操作,否則會影響試驗的準確性;水稻成熟后,工作人員會根據株型、穗型、結實率、米質、抗性等特性,選育產量高、抗性好、品質好的良種示范推廣。“這里的水稻,每株都有可能成為種子選手?!彼判氖恪?/p>
作為湖北種業界的主力、央企中農發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,中墾錦繡華農武漢科技有限公司10多年來精耕一粒種,依托專家院士科研團隊開展“專精特新”優良品種選育,在油料、蝦稻、國際合作3個細分領域形成特色優勢,種子走進亞非多個國家。該公司還與納米比亞合作建立水稻、玉米、馬鈴薯等種子繁育示范體系。
2013年,該公司在仙桃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設立了中墾錦繡華農農業研究院,并建成生物育種科研基地,開展農作物新品種選育。目前,該基地已被認定為“湖北仙桃稻蝦科技小院”。
2023年,由中墾錦繡華農公司選育的優質水稻、油菜、芝麻等7個種子品種,跟隨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遨游太空。半年后,這批“天選之種”被貯藏在仙桃種子冷藏庫內,水稻種子去年11月在海南種植,今年4月份收回,5月10日播種,6月6日移栽到仙桃市生物育種基地。
“這批太空稻是否高產優質,要等到第3代至5代才能見分曉。”該公司總經理昌華敏告訴記者,一粒種子,從數萬份育種材料中脫穎而出,通常需要經歷8代到10代,通過審定后才能上市推廣。在昌華敏看來,要打好種業翻身仗,必須讓種子從實驗室、試驗田走向市場。
據介紹,中墾錦繡華農公司每年拿出1萬至2萬斤優質種子,在全國各地免費試種推廣,其以自主、合作選育及引進品種方式轉化開發的優質水稻、油料品種達20多個,推廣農作物種子面積500萬畝以上。
2023年,中墾錦繡華農公司研發的“蝦稻1號”實現大豐收,全省種植面積超過70萬畝,領跑長江流域,每公斤收購價比常規品種高0.4元。這是湖北首個優質蝦稻專用新品種,被省科技廳評為2019年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之一。
此外,該公司培育的“旱優8200”優質節水抗旱稻新品種和“大地199”水稻品種獲評全省科技進步一等獎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巍巍 仙桃日報全媒記者鄧一凡)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