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間地頭送“活水” 小微車間添動能
原標題:田間地頭送“活水” 小微車間添動能
——仙桃農商銀行剅河支行助力鄉村振興記略
8月30日傍晚,暑氣還未散盡,剅河鎮雙河村的養殖能手昌大叔早早來到塘邊給他的“鱔魚寶貝”喂食。看著繁茂水草間鱔魚歡快游動,他笑得很踏實:“今年這批鱔魚,不出意外的話能賣到800萬元。”
而5個月前,昌大叔還在為錢發愁。因缺少抵押物融資困難,他的擴規計劃一度擱淺。是仙桃農商銀行剅河支行的“六訪六增”專項活動,兜住了昌大叔的需求。客戶經理王仁馳幾次上門溝通,為他量身定制了信貸產品流量貸,以信用擔保方式授信50萬元,僅2天便成功到賬。有了底氣,昌大叔的養殖規模很快由1000口,擴大到2600多口。
跟昌大叔一樣,種糧大戶老周拿到20萬元貸款買了新農機,監測戶陳姐靠5萬元貼息貸款開起了小超市……今年以來,剅河支行緊緊依托“六訪六增”專項活動和“打造特色支行”契機,深耕本土、服務小微,在優化營商環境、服務鄉村振興中更加主動擔當作為。他們用腳步丈量需求,用服務托起村民們“敢闖敢干”的底氣,把金融活水送到發展最需要的地方。
“趙書記,你們村的預授信材料都核對完了,有農戶想擴大種植規模,隨時找我!”在剅河鎮趙灣村,支行鄉村振興專班成員肖在鵬騎著電瓶車來到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,他手里的《服務鄉村振興推進明細表》記滿了村民的需求。截至8月末,這樣的“田埂對接”已覆蓋全鎮40個村居,不僅完成了所有村居的信息建檔與預授信,更讓1.8億元貸款精準“滴灌”到田間地頭。
今年,支行還緊跟剅河鎮“生態立鎮、產業強鎮”的步伐,派出8名金融服務專員組成“跑企小分隊”,鉆進車間、守在攤位,深度問需、貼心互動。3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、56家重點企業、109家個體工商戶有了“最新發展檔案”。從解讀財政創業貼息政策,到定制無擔保授信方案,他們把“辦公室”搬到了企業門口,讓小微企業少跑腿、多辦事。針對某米業公司無擔保難題,支行創新擔保方式,為其授信900萬元,使得企業渡過難關,目前正健康發展。
走進仙桃市祥宇種養專業合作社的稻鱔蝦基地,連片的稻田里水管汩汩送水,整個基地生機勃勃。“這1.7萬畝基地能年產值超1億,多虧了農商行的500萬信用貸款!”合作社負責人指著遠處忙碌的農戶說,現在不僅300多戶農戶跟著“稻鱔蝦連作”戶均年增收1萬多元,20多名曾經的“監測戶”也靠這田有了穩定收入。依托剅河鎮“全國最大稻鱔蝦生態養殖示范基地”的優勢,支行用“信用擔保”打破傳統桎梏,讓特色產業真正成為帶富一方的“金招牌”。
“婆婆,您的新社保卡拿好,以后買藥、領養老金一卡通用!”在支行的社保卡服務窗口,工作人員耐心幫老人激活卡片。今年以來,支行的“普惠服務”既有“線上溫度”——40個行政村居的“金融服務群”里,每天都有政策解讀、防詐提醒;也有“線下煙火氣”——金融網格員在村頭樹蔭下擺起“小課堂”,用“土罐子”講清理財風險;三個網點全力推進的第三代社保卡換發,目前已完成600余張。而這每張卡片背后,都是村民們“少跑路、好辦事”的實在便利。
截至8月末,仙桃農商行剅河支行累計新增貸款5760萬元,把金融活水引向鄉村振興的每一個角落,讓剅河鎮的田野更有生機,車間更有活力,村民的日子更有奔頭。(記者 胡平 通訊員 邵立 榮騰)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