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日報:父親托舉溺水兒子力竭沉江 仙桃藍天救援隊和熱心市民合力救人
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康
通訊員 潘登 劉雅婷
8月4日晚7時許,漢江仙桃觀音堂水域上演4分鐘生死救援。一名父親將溺水的兒子托舉出水面后,卻力竭沉入江底。
危急時刻,岸邊值守的仙桃市藍天救援隊隊員跳入江中,在熱心市民幫助下,將已經窒息的父親救回岸邊,并及時進行心肺復蘇,最終脫離危險。
“快救救我爸爸,他沉到水底了”
漢江仙桃觀音堂水域水面開闊,岸邊鋪滿細沙,被市民稱作“小馬爾代夫”,炎熱夏季,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來戲水。
2020年起,仙桃市藍天救援隊在這里設點值守,為市民撐起安全傘。
事發當晚,負責值守的是仙桃市藍天救援隊隊長曾利峰。
“快救人!有人溺水了!”幾名游客高喊著朝值守點跑來。
聽到求救聲,曾利峰一手拿起救生衣和拋繩包,一手拿起對講機通知隊員:“值守點附近有突發情況,大家趕緊過來。”
“救人……快救人……”一名中年女子手指顫抖地指向水面,然而,水面卻空空如也。
“快救救我爸爸,他沉到水底了。”女子身旁的男童焦急地補充道。
暮色之下,水底一片漆黑。循著男童指示的方位,曾利峰和熱心市民跳入水中,仔細搜索起來。
熱心市民首先發現了溺水者,但由于缺乏救援經驗,他未能將人救起。
“溺水者已經失去意識,躺沉在水底,身體特別沉。”曾利峰和熱心市民分別架住他的兩只胳膊,合力將他拖到岸邊。
“馬上心肺復蘇,他等不起”
將男子平放在沙灘上后,曾利峰發現他面色青紫,口鼻處有不少沙子。
“他已經沒有了呼吸,對外界的呼叫也沒有任何反應。”曾利峰說,在初步判斷男子已經機械性窒息后,他摸了摸他的頸動脈,發現已經沒有搏動。
這時,救援隊員別佳佳、舒澤華、肖仕錦、周子祺迅速趕過來。他們將圍觀的市民疏散開,讓現場空氣保持流通,并撥打了120急救電話。
“120過來還需要一段時間,他等不起。必須馬上實施心肺復蘇!”曾利峰冷靜判斷。
深吸一口氣后,他雙膝跪地,雙手交疊為男子做起了心肺復蘇。
“1、2、3、4、5……”曾利峰默數到26下,男子長舒一口氣,慢慢開始恢復意識。
“太好了,人活過來了!”周邊圍觀群眾驚呼起來,連連給曾利峰點贊。這個時候,距離男子溺水還不足4分鐘。
曾利峰扶男子坐起身,男子的妻兒走上前來,給他擦去臉上的沙子。
水陸空立體巡防,觀音堂水域7年零溺亡
“這都是我該做的。當時情況緊急,耽誤一秒鐘,溺水群眾就多一分危險。”回憶救人經過,曾利峰一臉平靜。
2018年5月,曾利峰考取了紅十字救護員證,學習了專業的心肺復蘇急救法。這次救援中,這項本領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“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4至6分鐘。人溺水后4分鐘意識喪失,隨著時間的增加,腦損傷的嚴重程度也在增加。這次如果不是藍天救援隊員專業施救,后果不堪設想。”仙桃市干河街道安監辦主任馬堯說。
目前,男子各項生命體征穩定,正在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。
據悉,仙桃市藍天救援隊于2018年6月組建,2020年8月注冊成功,目前共有志愿者及骨干隊員119名。
“2018年夏天,我們就開始在觀音堂水域重點巡防。”曾利峰介紹,每年7月初至10月中旬的傍晚6時至8時,隊員們都會在江邊輪班巡防。
防溺水重點在“防”。7年來,藍天救援隊構建起“水陸空”一體化的立體巡防機制,觀音堂水域無一起溺亡事件。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