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詩韻:梅雨拷問城市的品節
我市于6月18日正式進入梅雨期。氣象專家提醒,需防范暴雨誘發的中小河流和城鄉積澇風險;及時關注河湖水情,強化防汛安全管理,保障中小河流安全度汛;同時警惕短時強降水、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對交通航運、城市運行、農業生產、建筑施工等領域的不利影響。
接連的大雨給市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,與之伴隨的城市內澇問題也愈發突出。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統,不僅折射出城市的文明程度與市民生活質量,更體現著這座在現代化進程中高速發展的城市,是否擁有與靚麗外表相匹配的“內在品質”,還彰顯著城市規劃者、建設者和管理者的遠見、素養與水平。
檢驗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,有時只需一場雨。在梅雨季,一方面要做好排水系統的長效優化與升級;另一方面,如何在短期內有效提升防洪能力,精準預判雨情信息,進一步完善應急機制,加強多部門協同配合,都是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。
梅雨季的大雨,同樣映照著城市風貌。在持續降雨中,人的力量顯得尤為珍貴。全市各級各部門壓實責任,堅守崗位、奮戰一線。在積水點,市政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疏通排水,黨員干部值守關鍵點位,熱心市民主動協助維持秩序……雨中的一幕幕,正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生動寫照。一次次在濕滑處“搭把手”的善意、一次次低速駛過積水路段的自覺、一次次對冒雨送餐的外賣小哥的真誠道謝,都傳遞出仙桃市民的大愛與擔當,讓整座城市充滿溫暖與文明氣息。
梅雨兇猛,城市主次干道隨處可見的積水,不僅是對城市基礎設施的檢驗,更是對市民文明素養的考驗。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:走在路上,正小心翼翼繞過積水,身后一輛車疾馳而過,泥水濺的滿身;車行途中,道路濕滑擁堵,仍有司機狂按喇叭、強行并線,試圖加塞快速通過,反而加劇擁堵。若因趕時間就不顧路邊行人,因擁堵就摒棄文明駕駛,只顧一己之便而影響他人,這樣的行為著實需要反思。
不只是司機,生活中還有許多細節容易被忽視,卻在雨天成為令人煩惱的問題。撐傘乘公交時,有人為避免淋雨,上車后才收傘,卻沒注意濕漉漉的雨傘可能蹭到他人;有人圖方便,將雨傘隨手放在身旁座位;在商場、超市等公共場所,有人收傘后隨意甩動,不僅弄濕地面易使人滑倒,雨水還濺到旁人身上,卻不以為意。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,卻在無形中給他人帶來不便。正因這些行為容易發生,每個人都可能既是施害者,也可能成為受害者。俗話說“與人方便,與己方便”。大雨天,駕車路過行人時放慢車速;在公共場所,妥善收好雨傘。學會換位思考、將心比心,做好這些細節其實并不難。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