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情丁香综合五月_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_91成人在线看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

首頁 > 襄河時評

蔡國勝:從“土味新聞”里讀懂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

發布時間:2025年07月04日 來源:仙桃周刊

  剅河鎮干橋村90后新農人陳樹,將稻蝦連作升級為稻蝦蟮共養,實現“一田三收”;陳場鎮王嶺村發展土雞土蛋、土菜土鱔,讓村民庭院變身“土貨產業園”;張溝鎮聯潭村打破池塘養鱔傳統,探索工廠化養殖新路徑……這些沾滿泥土氣息的鄉村創新故事,看似“土味”,卻藏著鄉村振興的鮮活密碼。

  或許因為筆者是農民出身,對這些來自田間地頭、反映農民生產生活的“土味新聞”天生敏感,每次讀到都倍感親切,更在字里行間觸摸到鄉村發展的蓬勃脈動。

  “土味新聞”讓我們看見鄉村的喜人變化。時代在變,環境在變,人的觀念與行動也需與時俱進。思路一變天地寬,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,鄉親們沒有固步自封、墨守成規,而是在變化中求突破、在創新中找出路:從“一田一收”到“一田三收”,從庭院空置到庭院養殖,從池塘養鱔到工廠化養殖——這些“窮則思變”的實踐,正是新時代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動注腳,是他們在鄉村振興路上留下的堅實腳印。

  “土味新聞”讓我們領會鄉村振興的深層意義。鄉村振興與城市繁榮相輔相成:我們需要工廠的流水線,也需要田野的堅守。從中央到地方推進鄉村振興戰略,正因為我國仍是農業大國——鄉村一頭連著百姓的“米袋子”“菜籃子”,一頭系著農民的“錢袋子”“命根子”。鄉村振興、農民增收,既是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石,也是民族復興版圖中不可或缺的拼圖。

  “土味新聞”讓我們反思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。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。面對農村空心化問題,社會各界需共同擔當:除了媒體持續關注報道,更要通過政策惠農、融資扶農、科技興農、促銷助農等舉措反哺鄉村,讓農民看到希望,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創業,讓鄉村沃土重煥生機。

  農民富則國富,農業興則國興。期待媒體多聚焦“土味新聞”,講好田野間的奮斗故事,傳遞農民的喜憂盼愁,以創新案例激勵更多人扎根鄉土,用汗水與智慧譜寫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。

更多資訊,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仙桃網(cnxiantao)、嗨仙桃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
新聞圖片

新聞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