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月清風:架好服務群眾的“連心橋”
“有問題,找12345”——這句質樸的話語,承載著群眾對政務服務的熱切期盼與深厚信任。作為反映訴求、尋求幫助的重要渠道,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,宛如一座無形的橋梁,一頭連著千家萬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一頭系著政府部門為民服務的責任擔當。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《關于進一步規范和提升12345熱線服務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為熱線的規范運行和效能提升指明清晰路徑,意義深遠,必將推動這條民生熱線更加暢通高效,真正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“連心橋”。
近年來,12345熱線影響力日益凸顯,已成為民意的“集散地”。數據顯示,不少城市熱線年受理量高達數百萬乃至上千萬件,訴求覆蓋住房、教育、醫療、交通、環境、市場監管等民生各個領域,事無巨細,皆關民心。海量的訴求,既是對熱線服務價值的肯定,也折射出政務服務便民體系的不斷完善。然而,隨著訴求量激增,熱線運行也面臨新挑戰:部分地區存在響應遲緩、推諉扯皮、辦理效率不高等問題,影響群眾滿意度;個別非理性訴求擠占公共資源,干擾正常服務秩序。這些問題亟待破解,以保障熱線高效順暢運轉。
此次《意見》的出臺恰逢其時,為熱線服務的規范與提升提供全方位指引。規范、提升12345熱線服務,就是在加固這座“連心橋”,讓政聲民意交融更順暢,讓政府服務更貼合民心。這不僅是優化政務服務的關鍵舉措,更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體現。其意義在于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增強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;倒逼政府部門改進作風,提升行政效能,鞏固政府公信力。
一分部署,九分落實?!兑庖姟返纳υ谟趫绦校鞯馗鞑块T需協同發力。一方面,要完善工作機制,壓實責任鏈條,確保各項要求落地見效;加大培訓力度,打造一支業務精湛、響應迅速、服務優質的專業化熱線服務隊伍。另一方面,要構建科學評價體系,定期評估通報辦理情況,對成效顯著者表彰激勵,對履職不力者嚴肅問責,形成有力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。同時,也需要廣大市民積極配合,撥打熱線時了解政策、明晰受理范圍,理性準確表達訴求,共同維護熱線良好運行生態。
12345熱線,這座“連心橋”,一端連接民生冷暖,一端承載治理答卷。隨著《意見》的深入實施,我們有理由期待,這條熱線將更加規范、高效、溫暖,在服務群眾、助推發展、促進和諧中發揮更大作用,真正成為承載民心、傳遞政聲、彰顯治理現代化的民生熱線,既有溫度,又有速度與力度。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