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詩韻:為孩子系好暑期“安全帶”
仙桃中小學校的快樂暑假已經開啟。如何保障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、快樂、健康的假期,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“課題”。
中小學生大多是未成年人,生活經驗、認知能力和安全意識相對不足,不僅需要老師、家長或其他成年人傳授生活經驗,幫助他們提升自理能力、應變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,更需要學校、家庭、社會三方協同發力,增強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,確保他們遠離危險——否則,帶來的只會是傷痛與悔恨。
暑期戶外活動是意外事故的高發場景,其中溺水和交通事故尤為頻發,且危險性極大。毫無疑問,守護孩子的暑期安全,家長是第一責任人。對每個家庭而言,孩子的安全都是重中之重。即便許多家長工作繁忙,無暇全力履行監護責任,但只要用心協調,總能找到解決辦法。家長應時刻對孩子進行安全知識教育與防范提醒,協助孩子制定暑期計劃;還可與孩子共同參與有意義的實踐活動,或通過觀看安全視頻等方式,引導孩子主動規避風險,提升自我保護與自救能力。
此外,家長客觀上無法時刻全程監管孩子的戶外活動。一方面,家長沒有暑假,尤其是雙職工家庭,常將帶娃任務托付給老人,而老人在精力、體力及知識儲備上存在局限,應對突發狀況時能力有限;另一方面,孩子也需要獨立成長空間,與伙伴自由出游是其社交發展和性格塑造的必要需求。因此,社會需要更多地承擔起守護孩子暑期安全的責任,營造“人人共守暑期安全”的良好氛圍,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意外事故發生的可能性。進一步說,面對隱患與危險,在場的每個人都不應袖手旁觀,不能將救助他人孩子視為“閑事”而冷漠對待。路遇闖紅燈的學生,我們能否上前勸阻;發現野泳的孩子,能否及時制止;看到迷路哭泣的孩童,能否耐心陪伴、施以援手。只有當每個人都愿意為善意付出行動時,才能真正守護好我們珍視的一切。
總之,保護青少年免受意外傷害,重點在于盯緊薄弱環節,關鍵在于強化安全意識。與其開展全面但可能流于形式的風險排查,不如聚焦重點問題,精準施策;與其進行單調重復的說教,不如創新形式,開展豐富多樣、吸引力強的暑期活動;與其僅在事故高發期進行應急提醒,不如將安全教育融入日常,幫助孩子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。
人們常說“百密難免一疏”,但保護孩子,“疏”勝過“密”。因為治本之策在于引導與疏導,幫助孩子們樹立安全意識、培養健康心態。這不僅能減少暑期悲劇的發生,更將讓孩子們受益終身。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